关山月 官方网站

http://guanshanyue.zxart.cn/

关山月

关山月

粉丝:22521

作品总数:10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关山月(1912.10.25——2000.07.03),原名关泽霈,1912年生于广东阳江。著名国画家、教育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曾拜师“岭南画派”奠基人高剑父。1948年任广州市艺专教授。1958年...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留言板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议价

国 画:议价元/平尺

匾额题字:议价

拍卖新高:未提供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关山月笔下50年代的北京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导下,关山月、黎雄才、石鲁、李可染、傅抱石、陆俨少等一批中国画家,积极地投入生活,掀起了跨越南北、绵亘东西的“写生潮”。1954、1956年,关山月两赴首都,创作了数十幅写生作品,描绘颐和园、北海公园和京郊的茂美景致。

7月30日,这批关山月50年代的北京写生佳构22幅,以及北京画院藏关山月北京题材画作5幅,共同构成“南风北采——— 关山月北京写生专题展”,在北京画院隆重展出。


        写生小品俱见功力


        关山月1912年生于广东阳江,原名关泽霈,师从“岭南画派”奠基人高剑父之后改名关山月,是继岭南画派“二高一陈”之后的第二代杰出画家。20世纪50年代,关山月作为建国初期新国画改革的践行者之一,努力将现场写生作为新国画转型的重要途径,以此表现新中国的壮美图景。


       关山月一生创作了许多著名大画,这批方寸之间的写生小品显得别有生趣。许多画家写生都是用铅笔或者炭笔,匆匆勾出形状后,回家再经营成一幅创作。关山月直接用水墨在宣纸上画,运笔如风却绝不鄙陋,可谓粗服乱发亦娇憨可喜。尤其是1954年冬天在颐和园画的《永和轮》、《长廊积雪》、《石船》、《颐和园万寿山河冻速写》等几张,既有现代摄影般取景巧妙的特点,又富含天真幽淡的笔墨趣味,疏松遒丽的线条和新意迭出的结构,充分体现一位南方画家被北方园林的晶莹隽秀所激发出的清新创造力。


       1956年的数张首都写生,如《北京少年宫》、《红领巾》、《首都碧云寺》、《首都写生》等,则有意在画面中加入戴红领巾的少男少女等人物,此乃艺术家对首都新生活的敏锐观察,传统山水画的文人气息骤减。这批写生画于1956年的夏天,绿荫委地,古松苍翠。《红领巾》一张,据说是取电影《祖国的花朵》里《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意境,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老一辈艺术家的苦心孤诣,足以让当今一些“伪水墨大师”汗颜。南都记者看到,在展览现场,有年轻的美院学生用钢笔和记事本一幅幅地临摹关老写生的构图。关山月之女、当代岭南画派代表人物之一关怡表示:“关山月先生很重视写生,这来源于他的老师高剑父的要求,并一直影响到他解放后的创作。关山月最重要的艺术观是‘不动就没有画’,以及‘笔墨当随时代’,这两点可说是关老对其艺术的总结。”


       写生潮开拓新绘画语言


       展览开幕当天,在北京画院五层报告厅举行了本次展览的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等与会。


        十几年前,刘大为曾凭借《晚风》一画,成为首届“关山月中国画展”创作奖的获得者。刘大为回忆说:“在此之前,我知道关老的艺术,但没见过关老。《晚风》那幅画,获得‘关山月艺术奖’的首奖,当时我很激动。从此我也跟关老一家熟稔起来,每次到广州都要登门入室,请教拜访。”


       刘大为表示,这次“南风北采”的展览,画不多,篇幅也不大,却包含着学术理念和学术主张。“中国画是一个独特的艺术形式,有优秀的传统。在中国画的传统当中,画艺的薪火相传,基本上是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看老先生画,自己再根据《芥子园画传》去临摹。对生活的感受,中国画讲究‘目视心记’。在自然里走一圈,然后回家来画。古人也会现场写生,但只寥寥几笔。目视心记,把对大自然的感受用自己的画笔画出来,这是中国画的特点。”


       然而,“目视心记”的弊端在于,画山水容易雷同。“总是两个山,加一个沟,沟里有瀑布,有小凉亭,有松树,有各种杂树,免不了这样的程式。虽然每个艺术家各自有创新,但这个模型,确实是深深地扎根于我们对传统的认识当中。”


       “新中国成立以后,像关老、亚明、宋文治、傅抱石这些老先生,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的感召下,纷纷走向生活,用画笔亲自到生活里写生。傅抱石和亚明他们是写生万里行,各地的画家到东北、到新疆、到甘肃、到敦煌。解放初期,这样一批有成就的艺术家走向生活,在现场用宣纸、毛笔画画,对于传统艺术的创新、开拓,迈出了非常有力的一步。关老的写生实际上从解放前就开始了,但他的颐和园、北海这批写生,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不仅现实感浓郁,笔墨还非常精彩。过去中国画里画的一般都是松树、柏树,树叶无非是夹叶、点叶,梅花点、芥子点……但生活当中的写生,要画北方的杂树,关老发明了很多新方法。这恰恰正是对于山水画,对于传统艺术,在语境上,在艺术手法上的突破。”刘大为说。


       时代气象融合进笔墨里


       作为广东美术馆的前馆长,王璜生也曾多次拜望过关山月先生。关于本次展览,王璜生认为,“主办方找到许多五十年代的明信片、地图、画报,跟作品一起展出,形成一个可以更进一步研究关老当年在北京如何创作的时代语境,同时也让人感到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从美术馆的角度来讲值得嘉许。”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亦表示,展览提出了一些问题让人深思,比如,我们怎么样来看待中国画的变革,怎么样看待中国画在20世纪发展过程中老一辈艺术家所做的贡献,以及写生如何给当代的中国画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山月是一个南方画家,岭南画派的运笔习惯,如何来描绘我们所感受的北方的寒林枯枝,传统宋元以降的笔墨,与新时代画家之间的传承对抗关系,在这些方面,都有值得深刻研究和挖掘的细节。”


       “我跟关老有过不太多的交往。作为文化部的一员,我亲身经历了中国美术发展的一些关键时刻,那些画面很深刻地印刻在我这个学美术史的学生的脑海里。几十年过去了,我还能想起关老个人的执着、敏感和轻松愉快,这是他个性的特征。同时你看他的大画,他把一个新时代的气象很好地融合在传统的笔墨里。”


       “这次展览把五十年代的实景与当下现存的景象做了很好的对比。历史的影像是有真实记录的,但是写生创作给了我们一种精神的注入。这种精神的升华和高昂,与时代的笔墨关系,与艺术家个性情感的微妙互动,都很耐人寻味。”安远远说。


       展览由北京画院美术馆和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共同主办,将展至8月11日。